[纪检人手记] 张郢村里多变化

时间:2019-11-25 09:56    来源:毛集实验区纪检监察网  
     打印

每一次去张郢村,都能感到新变化。最近一次去,体会更加深刻。田畴平整、绿树环绕、道路整洁、池塘干净、屋舍俨然,村部旁边的广场上,又多了几许浓浓的文化氛围。村部后面原先低洼不平的塘埂地,如今经规划修整,沟渠上架起了若干小石桥、池塘边还建起了几丛古色古香的凉亭,让我们的眼睛猛然亮了许多。

张郢村位于寿县涧沟镇中部,距寿县20多公里,临近淮河边、地理环境较偏僻,分布着12个自然村庄,编成了10个村民组,村里有120多名党员,总人口为5250人,耕地面积7900多亩,是个以传统种植、养殖业为主的典型农业村,正因此,也是个贫困村。虽然较偏僻,但村子却在当地远近知名,上个世纪初的张郢,曾经因为出了一个叫张汇滔(字孟介)的淮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人物而四方扬名。当年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,留学日本归来的张汇滔,追随孙中山,率领寿县及周边的反清志士不仅光复了寿县等州县,还书写了领导民众参与缔造共和、与命运抗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篇章。在这场反清斗争中,张汇滔及其亲属就有五六十人献出了生命,而时称张大郢子的张郢就是生养他们的土地。

2017年4月,市纪委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这片土地时,与落后贫困一直进行着斗争的张汇滔后代族人,仍然还生活在这里。担当意识强、工作经验丰富,20多岁在村里当民兵营长,30多岁就成为村支书村党总支书记张才文是张汇滔的后辈族亲。扶贫工作队到村里后,依靠引导他们这些村干部带领村民们共同与贫困和落后做斗争,村子里日新月异,悄悄发生了变化,逐步旧貌换新颜。 

扶贫工作队驻村之后,沉下身子,将纪检干部的担当和奉献精神全部展现在村民面前。工作队走访贫困户,村里用电高峰时老是跳闸的老化电网,看到煮不熟饭的电饭锅,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泞的土路,村民们用的土井水,村边杂乱的垃圾堆等等,件件桩桩记在了他们心里和工作本的“帐”上,一笔笔需要落实解决的乡村“帐”。于是,紧紧依靠市纪委,联系供电、交通、供水等部门和单位,争取了各种惠民政策和资金支持,张郢村终于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,组组通、户户通道路实现硬化了,电网全面的升级完成了改造,旱厕改造了,道路两边太阳能路灯装上了,村民时不时地能在广场上观电影、看演出,由长廊和徽派建筑马头墙戏台组成的文体广场建好了……扶贫工作队在给张郢贫困户带来的红利的同时,也能够与民同乐,分享着脱贫攻坚决策给张郢带来的变化。

家家户户世代居住在淮河南岸低洼地的张郢村民,靠种庄稼为生,除了种麦插秧,没有什么手艺。几亩薄田的收入支撑生活开销,村里的青壮劳力开始吆三喝五、成群结队地外出打工,留下的是老人、妇女和儿童。

扶贫工作队平时走访和工作接待最多的就是老人和妇女,他们的家庭大都因病因残致贫。建档立卡之后,这些人都享受到了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,村里的贫困户基本上都达到了不愁吃、不愁穿,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、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扶贫工作要求。虽然这些贫困户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都做到了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但是因病因残的他们无劳动能力,如何才能让他们的生活越过越好?如何能让村里更多一些活力和生机?

壮大村集体经济。只有这样才能让村干部团结和组织村民抱团发展,走出一条产业化、专业化的致富之路,也才有可能把外出打工的村民吸引回来,更能让那些无劳动能力的人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不掉队。

在各方支持下,张郢村建起了3座光伏发电站,买了挖掘机,有了扶贫车间等等,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00多万元,名列寿县经营性收入十强村第四名。以草坪种植和综合稻鱼特色养殖,带动了160个贫困户;粮食烘干房和光伏发电带动了97个贫困户;蔬菜大棚,带动了37个贫困户……

如今,遵循习近平总书记“要把扶贫开发、现代农业发展、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,实现农民富、农业强、农村美。” 的指示精神,张郢村实现农村美、农业强、农民富的蓝图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入人们的视野。(淮南市纪委监委   程晋仓) 

打印文章 | 加入收藏 | 分享到:
技术支持: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http://www.yeecms.com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