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行,这个水泥路的路基厚度不够,达不到施工要求,这个厚度重车上去,道路很快就要被压坏”, 夏集镇刘圩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、纪检委员、廉情信息员陈瑞伟在监督该村扶贫道路施工时指出这一问题。在发现问题后,陈瑞伟发挥一线“监督员”作用,及时叫停施工,并将情况向上级反映,有效避免了基层“微腐败”的发生。
毛集实验区纪检监察工委自今年7月份开始,在全区范围积极探索基层监督“三合一”模式,实行村党支部纪检委员、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、村级廉情信息员由一人兼任,陈瑞伟就是其中一员。“前一段时间我听说陈某某酒后驾驶被查处,他的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,我们需要核实一下这个情况”,陈瑞伟在参加村党总支会议时将掌握的廉情信息向组织进行了报告。 “廉情信息员队伍熟悉村情民意,与身边群众熟知,在日常走访和交流中,容易让群众打开心扉,畅所欲言,获取群众对基层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、工作作风、生活做派上的廉洁隐情。”夏集镇纪委书记李辉表示。 焦岗湖镇周台村监委会主任牛刚今年7月份开始兼任周台村党总支纪检委员、廉情信息员,充分发挥“前沿哨兵”作用,在核查贫困户信息时发现,丁某某子女在政府部门任职不符合贫困户条件,第一时间将该情况向村委会提出,经民主评议、驻村扶贫工作队核实,及时将该户进行清退。
村党支部纪检委员、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、廉情信息员作为基层监督的“神经末梢”,来自群众,熟悉村情民意,通过他们主动收集廉情,更有利于深入摸排问题,精准监督村务运行。他们在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,还积极发挥着党规党纪“宣讲员”、干群沟通“信息员”、遵规守纪“监督员”的作用,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,将基层监督的“神经末梢”再向下延伸,实现群众监督这一最广泛的监督效果,力争将全面从严治党“最后一公里”向“最后一米”延伸,让群众享受更多实实在在的监督“红利”。毛集实验区纪检监察工委积极整合基层监督力量,通过基层监督“三合一”模式,将监督执纪“探头”向基层延伸,切实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“末梢”,有效预防基层“微腐败”的发生。 截至目前,毛集实验区在45个村(居)配备了45名廉情信息员,共收集问题线索15,意见建议28条。